2008年6月9日 星期一

仿碳交易…水交易行得通

【經濟日報╱編譯劉道捷/綜合倫敦八日電】
2008.06.09 04:30 pm

在缺水危機悄悄逼近的此刻,全球產業恐怕得開始面對水價日漸上漲的現實。如何有效管理水資源,是產業界應該關心的重大問題。小朋友在公園飲水機前開心地喝水,這些頭痛的問題就留給大人傷腦筋吧。美聯社
水資源極為珍貴,水價卻未反映實際成本,在缺水危機悄悄逼近的此刻,全球產業可能必須面對日漸上漲的水價,如何建立有效的水資源管理制度,是產業界應該關心的重大問題。
水是維生最基本的資源,但全球水價都有一個特點,就是你愈窮,負擔的水價愈高,你愈富有,負擔的水價愈低。坦尚尼亞首都三蘭港的情形特別明顯,三蘭港貧民區的居民買一噸水要付出新台幣240元,而市區較富有的居民只要付10元。
工業國家和產業界也有同樣的現象,西班牙農民付出的水價是實際成本的2%,加州中部種稻和小麥的農民用掉加州五分之一的水,政府一年補貼他們的用水金額超過4億美元。
澳洲遭遇七年苦旱,澳洲農民因此比較了解水的珍貴,農業用水效率堪稱世界第一。
然而,從虛擬用水的觀點來看,生產一條新台幣300元的牛仔褲要用掉11公噸水,一公斤牛肉要用掉22噸水(一個幾十元的漢堡要用掉2.4噸的水),一磅烘焙咖啡要用掉將近10噸水(一杯咖啡要用掉140公升水)。
澳洲出口大量牛肉、小麥和乳製品,以澳洲這麼乾旱的國家來說,農民以虛擬用水的方式,生產大量耗水的農產品,其實是嚴重浪費水資源,十分不智。
水是最能夠再生的資源,只要一場大雨,大家就忘了水的珍貴。看來水的問題不光是雨量分布的問題,也是社會怎麼管理水資源分配的問題。
水資源的管理與分配十分麻煩,光是水價漲不漲,就可以吵上好幾年,因此建立可行的水資源分配與交易制度絕非一蹴可及。
目前除了瓶裝水外,水資源幾乎沒有什麼交易,各國或許可以仿效碳交易的方式,建立總量管制制度,進行水的交易,不過水、水權跟土地所有權常常密不可分,水的交易會受到土地所在地的限制,或許只能局限在小區域中進行。
但不論水的管理問題什麼時候可以解決,產業界、尤其是農業與食品加工業,都必須面對將來水價會上漲、用水會受到更多管制的局面。

沒有留言: